2008年7月15日 星期二

vickie



美國風景畫家Neil Welliver1970年的作品-Vickie。
這是一件少見的以正方形畫布繪製的人像作品。畫面中心的女孩木然卻又帶點錯愕的表情看著前方,裸身於一個淺淺的水塘處,淺藍色的波光將這個少女包圍,圖案式的波光頗有超現實的感覺。
Neil Welliver (July 22, 1929 - April 5, 2005)在60年代到了緬因州之後,開始創作一系列在互外的風景或人像畫,像是自己的兒子泛舟的景象,或是沐浴中的少女。
1975年一場大火讓Welliver失去了他的家、工作室、以及藝術作品。1976年他的女兒過世,接著是他的第二任妻子。91年他其中的一個兒子被殺,緊接著是第二個兒子也過世了,而他僅存的孩子中,Titus Welliver是一名演員。
儘管個人的生活充滿著接連不斷的悲劇,面臨著死亡與失去,Welliver筆下的美國風景,依舊色彩明亮溫厚,彰顯了一個國家充滿生機的鄉野與開闊的自然。
每當看見這樣的藝術家的作品,總是升起許多感動,他們即使是面臨生命中的困境,卻能以最大的勇氣去超越。
人創造了藝術,藝術啟發了人。
在漫漫地歷史長流之中,多虧了這許多擁有堅強心志的藝術家們創造了豐富的作品,使我們在最悲傷孤獨的時候有了一點安慰與共鳴。

2008年7月14日 星期一

the cello of mr. o



中文版譯為「 歐先生的大提琴」。
這是一個在戰火中的感人故事。

故事中的女孩生長在一個令他不解而憤怒的地方-父親前往戰場、糧食的經常缺乏、時時被烽火包圍,總是生活在一片哀傷與害怕,因而他「無時無刻不憤怒」。每個禮拜運送水及糧食的配給車是讓大家繼續生活下去的小小希望,也是唯一讓眾人在一起相聚交談的場所。直到有一天,也許因為目標太明顯,配給車也成了敵軍的目標,毫不留情的將它給炸了。

說故事的女孩不懂大人之間的紛爭,媽媽說:「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歷史上不是第一次了。」然而對於一個小孩來說,又怎能理解成人世界裡權力的爭奪呢?他也只能與其他的孩子苦中作樂,在屋裡盡情的發揮過剩的精力,在走廊奔跑、嬉鬧,甚至作弄那位平日嚴肅且不愛與人打交道的歐先生。
女孩一開始並不喜歡歐先生,直到配給卡車被炸毀後,歐先生定期在廣場上出現,用那把「需要全世界共同合作」的大提琴為大家拉奏巴哈,才對他起了敬意。

巴哈的音樂是繁複的,而沉穩有力的節拍給大家帶來希望、勇氣與力量,就像曾經的配給卡車。

我最喜歡的一段是小女孩在歐先生的大提琴被摧毀之後,找出了一張僅有的皺巴巴的牛皮紙,並努力將它攤平,然後再找出珍藏的已經斷成一截一截蠟筆,畫了一張歐先生的肖像畫,偷偷地塞入他的門底下,然後跑開。

歐先生在大提琴被摧毀後,出乎意料的依舊出現在廣場上,這次,他從口袋中拿出了一隻小小的口琴,繼續吹奏著。聲音不同,但依舊是不折不扣的巴哈。
音樂,使人們感到幸福。
而吹奏口琴的人,他的勇氣使的女孩以及村民們不再那麼的害怕。

這本繪本是好幾個月前就要寫的了,卻一直沒有時間(well, a very bad excuse)。
故事的內容傾向艱深,我難免一絲絲懷疑現在處在衣食無缺的幸福孩子們,是不是也同樣能感受小女孩的恐懼與憤怒、擔憂與害怕,又或者音樂對於遭受戰火蹂躪地區人們所能夠產生的力量?
繪本插畫以明快的水彩加色鉛筆來處理,成功而細膩的捕捉了戰火中的氛圍,以及人們的情緒。

1992年在塞拉耶佛街頭廢墟中演奏的大提琴家。

這篇故事使人聯想起1992年的波西米亞,二十二個人在等待配給糧食的時候,遭到無情炮火襲擊而喪命,大提琴家Vedran Smailovic在塞拉耶佛街頭連續演奏了二十二天,表達自己對戰爭的控訴。而他的勇敢也帶給人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