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月16日 星期三

missing



願望一:人人要有禮貌,說好話、做好事、日行一善。
願望二:所有的老人都能不生病。
願望三:所有的窮人都能吃烤雞。

這是九歲大小瑪嘉的願望,生於動亂伊朗的九歲小女孩,願望其實與其他世界國家的小孩無異。然而,因為政治背景不同、信仰不同,而導致在那個時空背景之下的孩子,必須提早面對死亡的恐懼、對人的無法信賴、感受無法理解的強權壓迫,以及連選擇所愛的音樂、服飾的權利都沒有的種種失落。
《茉莉人生》是一部相當動人而寫實的動畫電影,以著名的漫畫《我在伊朗長大》改編而成,描述一個「特殊」的小女孩的成長經歷。這個小女孩的外公是伊朗王子,後來因為政權變革入獄而死,舅舅是馬克思的擁護者、革命的熱血青年,曾經的一個最親愛的朋友叔叔因為政治立場與執政者不同,而被迫處死。然而,這個小女孩有最疼愛她、給他開明教育的父母,以及總是能給她當頭棒喝的奶奶。



奶奶說,只要在身上放茉莉花瓣,一整天身上都能有茉莉花的香味。

爸爸媽媽擔心封閉保守的伊朗會傷害了小瑪嘉,便把她送到維也納唸書。在維也納留學的小瑪嘉,單獨面對一個全然於不同自己背景文化的疏離生活,壓抑又保守的寄宿學校修女、不斷遷徙搬家的不安定感、青春期外貌改變的種種困惑彆扭,直至遇見法語學校裡其他屬於「邊緣」的好朋友們,然後慢慢的使自己去放開心去融入、然後接納他們的生活。故鄉的印記深深的埋藏烙印在心裡,即使偶爾也會冒充自己是他國的一份子,即使不斷的假裝,不斷的使自己裝作勇敢堅強,還是得面對心裡面那一個最真實的自己。因為,當漸漸長大的瑪嘉想起故鄉裡的家人正辛苦的渡日,自己卻在維也納無憂無慮的活著,就感到內疚不安。
帶著脆弱孤單的心靈在異國,瑪嘉勇敢的追求屬於自己的愛情。然而命運是捉弄人的,獨立少女瑪嘉還是無法避免被所愛的人背叛。而絕望、自我否定又無處可去的她,最終還是回到自己的家鄉,因為,家,會接受她的一切,她的好或壞,即使在別人的眼中他是多麼的不完美。
相隔多年,與父母在機場相見時,爸媽竟認不出她來,時間與空間對於一個人所造成的改變是那樣的驚人。回家後,瑪嘉又開始質疑了,因為在維也納他是大家眼中的伊朗人,家鄉的人倒覺得她是從「維也納回來的人」。處處都能被貼起標籤,自由呢?想要的自在的感覺在哪裡?家鄉變了,變的更糟了,這座城市籠著無止盡恐懼,連兒時的同伴,也因為戰爭而失去了肢體、被迫帶起黑色的面紗……過去美好的記憶都在現實裡變了樣。這時的瑪嘉也強烈意識到男性的霸權、政府荒繆的教條,以及女性地位的低落。面紗賦予伊朗女人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人的真實感受和社會外在的現實是那麼的矛盾。
回到伊朗後的瑪嘉,面臨婚姻的失敗、朋友的死亡,於是他再次的聽見自己心裡的聲音:我要的是自由。而自由,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這代價,離開了伊朗,也就是必須去承擔對家人,以及德黑蘭的有著白雪皚皚頂峰的阿爾波士山永遠的想念。



這整部電影對於回教或是伊朗文化較不熟悉的觀眾來說,也許它擁有很多深刻的文化批判、族群的視野。對我自己來說,這部電影只是非常忠實的描寫一個存在的,而不同於西方文化和我們熟悉的日本文化之外的世界,然後我們可以保有自己對他的各種不同想像及看法。在那一個世界裡,人們依舊對於美好的事物有所嚮往,對於家鄉、親人有種血濃於水、無法分離的依賴情感、對於失去所愛的人一樣會心碎,對於自由的永恆追求。在帶給我們不同文化面貌之外,《茉莉人生》更深刻的去描寫一個女孩的內在心靈蜕變層次,那種細膩的情感更勝於移除我們去對於另一文化的偏見。
就如同導演給觀眾的一封信裡面提到的,他只是單純的希望把這件作品獻給他摯愛的家人,然後告訴世人:伊朗人不只是那個大家常常聯想到的恐怖份子,而是一個「人」,就跟其他文化裡的人一樣,也許多多少少都有小小的壞心眼,但是大部分時候都只是一個平凡的善良人,有屬於自己的夢想,然後渴望擁有足夠的自由可以去追求那個如茉莉花香般的夢。

讓人不禁想起在伊朗的朋友Ghazaleh,那個有著閃亮眼睛及捲捲頭髮的女孩,總是和他可以討論一些怪怪的話題。

很奇怪的,即便是德黑蘭是座令人充滿恐懼不安的城市,許多伊朗人離開伊朗後依舊想起自己家鄉境內的美好,比如自然、或者人。更有伊朗人會認為自己在伊朗外的國土逍遙是可恥的,他們還是希望可以回去,然後幫助那一些無法弄到護照出去的人。可是,相較於台灣,會有那樣心情的人似乎很少很少。是因為台灣是島國文化,我們早已被感染成失根的浮游狀態嗎?

沒有留言: